U16国足居然0-1输给了印度! 这消息像颗炸弹一样在足球圈炸开,可青训专家董路却轻飘飘来了一句:“不用大惊小怪。 ”难道输给南亚球队已成常态?
10月11日,香河基地的雨水中,中国U16男足踢得憋屈。 全场14次射门仅3次射正,第71分钟门将出击失误,让印度队偷袭得手。 比分定格在0-1,和两天前那场4-0的大胜简直天壤之别。
董路在直播里直摇头:“真是令人震惊,我怎么也想不到能输印度。
”原来,这场球压根不是拼胜负,而是教练组的“淘汰赛”,30多个孩子里要刷掉10个,踢不好的回家。
为啥阵容变化这么大? 首战4-0赢球时,中国队派上了经验丰富的组合,但第二场全换了新人。 12个首次入选的球员轮番上场,连海外集训的邝兆镭、万项、帅惟浩等核心都没回来。
印度队可不是软柿子。 他们是南亚U16冠军,集训了18个月,打了40场国际比赛。 输球后人家立马调整战术,防线后撤10米,压缩中国队进攻空间。 雨战更是放大短板,中国队传球失误高达32次,比首战多了15次。
董点破关键:“主力打得好就是主力,打不好就回家。 ”这话听着残酷,却是青训常态。 浮嶋敏在场边记笔记,谁跑位犹豫、谁对抗软脚,都成了淘汰依据。 门将李祈福才16岁,国家队经验就6场,那次出击失误可能断送他的晋级路。
香河基地的灯光下,小球员们拼抢时溅起水花。
印度教练在场边握拳呐喊,他们去年在斯里兰卡夺冠时,就是靠这种防守反击。 中国队空有控球率,却撕不开密集防线。
热身赛两场球,像照妖镜照出青训痼疾。
4-0赢球时媒体夸“技术流崛起”,0-1输球又骂“脸都不要”。 董路说得实在:“咱们也不知道上的什么阵容,谁能分得清主力? ”确实,梁仕宇在西班牙拉练,卢琦政在国内联赛受伤,这套阵容本就是七拼八凑。
雨越下越大,终场哨响时印度孩子抱团欢呼。
中国队员低头走回更衣室,他们知道,今晚的表现报告会交到选拔委员会。 浮嶋敏赛后坦言:“我们在雨战中的传球成功率明显下降。 ”这话轻描淡写,却决定了不少人的去留。
技术统计显示,中国队角球6比2占优,但传中成功率只有18%。
印度队全场就3次射门,1次射正即进球。
更衣室里没人说话,只有球衣滴水的声音。

这些15、6岁的孩子面临人生岔路口:留下的人11月去重庆踢亚洲杯预选赛,回家的可能就此告别职业道路。 董路那句“大部分球员踢不好就回家”,此刻显得格外沉重。
足球场从不说谎。
印度队员赛后握手时眼神发亮,他们刚赢了中国队;中国队员强挤笑容,心里算着考核分。 两场热身赛像一场大考,4-0是开卷题,0-1是压轴难题。 教练组拿着红笔,勾画的是未来,也是现实。
优质好文激励计划